• Home
  • People
  • Capabilities
  • Experience
  • Offices
  • News & Resources
  • About
  • Careers
  • Events
  • Contact
  • Diversity
  • Pro Bono
  • Alumni

logo

  • About
  • Careers
  • Events
  • Contact
  • Pro Bono
  • Alumni
  • Affiliates

联系方式

  • People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
    • View all people



  • Capabilities
  • Experience
    • Client Stories
    • Experience
  • Offices
    • Atlanta
    • Philadelphia
    • Charlotte
    • Pittsburgh
    • Cherry Hill
    • Richmond
    • Chicago
    • San Diego
    • Dallas
    • San Francisco
    • Denver
    • Santa Monica
    • Harrisburg
    • Seattle
    • Houston
    • Toronto
    • London
    • Vancouver
    • Los Angeles
    • Washington, D.C.
    • Miami
    • West Conshohocken
    • Minneapolis
    • West Palm Beach
    • New York
    • Wilmington
  • News & Resources
    • Blogs & Podcasts
    • News & Resources
    • Media Resources
    • Publications
  • 描述
  • 律师
  • 交易经验
  • 出版物

中国业务

 

中国业务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全球经济低迷和欧元区危机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但是过去几年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超过8%的年增长率,远远超过美国和其他大型西方经济体。如今许多中国公司正在寻求战略性地扩大其国际业务,并充分利用发展过程中的机会。这些中国客户在全球经济舞台上进行创新性的公司业务和融资活动时,他们会向柯赞律师事务所经验丰富的律师寻求帮助。

柯赞律师事务所代表中国客户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农业、制药、生物技术、电子产品、制造、能源、交通以及数字媒体。本所公司客户分布在大中华地区众多最活跃的商业中心,例如上海、北京、黑龙江、辽宁、福建、陕西、河南、西安以及香港等。本所的律师针对复杂的交易、监管和诉讼事务提供咨询意见,尤其集中在证券、公司合规、国际监管、并购、跨境投资、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以及商业诉讼领域。

尽管我们不以中国法律进行实践,但是我们熟知中国法律和监管制度。同时,柯赞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习惯也非常了解。本所的律师包括可以用普通话流利交流,并且在中国生活、旅行、学习和工作过的律师,这些经验大大增强了他们与中国客户有效沟通的能力。尽管我们不以中国法律进行实践,但是我们拥有一个连接中国许多省份和香港地区(以及台湾和其他亚洲国家)相关律师的社会关系网,他们会在商业交易和诉讼领域提供常规帮助。本所的律师提供的不仅仅是对交易和相关文件的技术审核服务;中国客户在美国和世界各地进行交易时,我们更是他们真诚的合作伙伴,以他们的利益为出发点。

 

服务领域

证券业务:我们代理中国公司进行公开和私募股权、债权、高收益债券和分级证券的国际发行。我们还针对证券监管和合规问题为客户提供咨询意见。近期,我们曾代理中国公司进行首次公开发行、二次增发、上架注册股份发行、市场价格发行、私募发行、逆向收购、让产易股、特别委员会调查、集团诉讼、独立董事调查、上市公司私有化、证券交易所上市或退市程序、美国证监会执行诉讼辩护、集团诉讼辩护和派生诉讼辩护等。本所的律师与主要的美国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的高级官员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公司交易:柯赞律师事务所的公司业务律师处理过跨境和美国境内的并购、小股东投资、有担保和无担保的借款协议、合资、基础设施项目和绿地项目等。我们除了在并购和投资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外,本所的国际商业律师也处理过技术转让、许可、复杂融资、合同、分销以及针对不同规模公司的商业协议。

国际监管:本所的律师还代理中国客户在贸易法庭、国际组织、美国国务院、商务部、财政部、国土安全部、国防部中,处理海关、移民、出口管制、经济制裁、海外腐败行为法、倾销和反补贴税以及其他国际贸易问题。

知识产权:柯赞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帮助中国公司发展和实施针对其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商品名称、域名、服务标记、商业外观和版权)的保护和执行策略。

诉讼业务:柯赞律师事务所在复杂的商业诉讼问题上,代理许多全球性的公司和保险公司。我们经常代理中国客户处理特别委员会调查、证券集团诉讼、董事派生诉讼以及美国证监会执行问题等。柯赞律师事务所同时也代理世界范围的客户处理大规模侵权、产品责任、施工案件等,并且对于损失产生于亚洲或涉及亚洲公司的代位清偿和索赔诉讼具有丰富的经验。

律师

Peter J. Fontaine Co-Chair, Utility, Environmental & Energy Philadelphia
(215) 665-2723
迈克尔 C.施密特 - Michael C. Schmidt Vice Chair, Labor & Employment Department New York
(212) 4533937
Thomas G. Wallrich Office Managing Partner Minneapolis
(612) 260-9002
Anna M. McDonough Member Philadelphia
(215) 665-4780
Thomas G. Wallrich Member Minneapolis
(612) 260-9002

Experience

代表私募股权投资者对持有多个中国高档轿车销售商的控股公司进行12,000,000美元的投资。

 

代表中国山东泰达车库有限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的私募交易。

 

代表中国钢铁制造商进行可转换债券的私募交易。

 

代表中国橡胶企业协会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关税税则第421条(奥巴马税案)进行游说、公关及其他相关事务。

 

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关于关税规则第421条(奥巴马税案)的调查中,担任山东永泰橡胶轮胎公司的法律顾问。

 

在美国运输部调查中,担任山东恒宇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顾问。

 

代表青岛启航轮胎有限公司处理工程机械轮胎的特殊法定价格适宜。

 

在山东永泰橡胶轮胎有限公司召回程序中,为其提供法律服务。

 

代表多个电子产品生产商在中国设立生产型合资企业。

 

代表多个美国轮胎和汽车组件进口商在中国设立生产型合资企业。

 

代表多个美国进口商和经销商与中国、印度生产商谈判、签订独家经销合同。

 

代表多个美国进口商和经销商与中国生产商谈判、签订独家经销合同、以及墨西哥与加拿大的进出口事宜。

 

为多家美国蒸馏酒公司和饮料公司就中国的经销协议/经销网络以及出口事宜提供法律服务。

 

代表方正集团子公司Founder Capital Markets USA Inc.谈判、签订美国婴儿配方奶粉在中国的常年经销合同。

 

在上海世纪创投有限公司115,000,000美元上市的交易中,担任承销商法律顾问。

 

代表Middle Kingdom Alliance Corp.( 一家特殊目的公司),斥资500,000,000美元收购派普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后者为一家中国大型移动手机零售商。

 

代表 Morphotek, Inc.(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进行一系列的天使融资及风险投资融资,包括天使投资者2,000,000美元的投资及著名风险投资基金集团超过40,000,000美元的投资,这些投资者包括S.R. One有限公司、Forward Ventures、中华开发工业银行、Rock Maple Ventures, Burrill & Co.,  CB Health Ventures以及Flagship Ventures。 此后,继续代表该客户完成了由日本医疗保健研发机构“ESAI”对其斥资350,000,000美元的收购。

 

代表Zoom Technologies, Inc. 与天津通广集团数字通信有限公司进行业务合并,后者是中国一家从事电子和通讯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并代表Zoom Technologies, Inc.将其美国业务分拆给股东。

 

代表一家在美国、加勒比以及中国均有业务的服装企业向香港策略投资者出售其业务。该次交易涉及极为复杂的定价机制、对加勒比和中国未出售生产设施的拆分以及与购买方就未出售生产设施的后续合同安排。

 

为中国、秘鲁、俄罗斯、巴西以及沙特阿拉伯等多国超过4,000,000,000美元的融资项目提供交易结构和谈判的法律服务。

 

代表中国传统草药公司收购美国维他命公司;该收购计划已被放弃。

 

为中国顶尖在线媒体公司与美国自动立体3D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并由前者向后者投资提供法律服务。

 

为中国顶尖在线媒体公司与业务包括搜索引擎、电子商务以及其他前沿领域的美国网络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并由前者向后者投资提供法律服务。

 

中美在线采购平台的设立提供法律服务。

 

在Middle Kingdom Alliance 公司以378,000,000美元特殊目的收购实体并购中国企业的交易中,为发行人Middle Kingdom Alliance 公司提供法律服务。

 

在中国惠通金属公司2,100,000美元普通股的私募交易中,担任私募代理人法律顾问。

 

在中国数字媒体公司3,100,000美元可转换债券的私募交易中,担任发行人法律顾问。

 

代表中国重点国有企业,从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顶尖商业地产集团收购某些股权。

 

代表中国重点国有电子生产商收购一家美国技术企业。

 

代表一家“财富500强”办公用品公司在中国进行一系列并购交易,其中某些交易涉及复杂的离岸交易结构。

 

代表美国顶尖零食制造商在中国进行一系列收购交易。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提供修改意见。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前身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咨询、讲解西方国家并购法律、实务和发展趋势。

出版物

中国公司如何成功完成海外收购活动?[China Economic Net]

June 25, 2014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大,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公司已经开展了对境外公司的并购、控制权收购和重大中小股权投资等海外收购活动。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也使中国有望成为各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主力军。但是,如何成功完成这类与国内完全不同的海外收购活动?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市场上,用最快速度寻找最有价值的合作伙伴?这些日益成为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重大难题。近日,本报记者郭凯专访了美国海外收购咨询专家罗安祖律师,他以自己熟悉的中国企业在美国收购活动为范例,向我们阐释了海外收购领域的成功之道。 MORE

对投资于美国企业的中国小股东的保护途径 [China Daily & China.org.com]

December 05, 2013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中国公司已经成功收购或控股相当数量的美国企业。但也有一些中国公司尽管认为持有美国企业的股权会为其带来有价值的收益,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获得美国企业的控股权。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现有持股人不愿意出售其控股股权、中国公司更愿意现有的控股人继续管理企业、获得控制权需要的高成本以及中国公司不愿为获得控制权而投入大量资金等等。这时,中国公司还可以选择成为美国企业的小股东,但是许多中国公司高管并不愿意这么做。因为他们认为企业的小股东无法得到充分保护,他们的投资或预期目标也会因此受到损害。本文旨在讨论中国公司如何通过合理筹划和有经验的美国律师协助,解决中国公司高管担忧的问题,使在美国企业的少数股权投资成为可接受的交易模式。当然,无论是对美国企业进行多数股权或是少数股权的投资,前提必须是对中国企业具有商业价值的 MORE

中国公司在美国收购交易:走向全球独具益处

February 20, 2012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美国进行收购、有控制的投资、合资企业和初创企业等交易,以达到其某些战略目标,不放过很具吸引力的商机。总得来说,还有许多中国公司出于各自的战略目的,正在考虑在美国进行交易。 MORE

中国公司在美国收购交易的经验与分析

February 03, 2012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美国进行收购、有控制的投资、合资企业和初创企业等交易,以实现其某些战略目标,避免错过极具吸引力的商机。 MORE

综述:中国公司在美收购运营企业及从事其他对美交易的相

December 31, 2010

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美国进行收购、成立合资企业或参与新建项目投资,从而推进他们的特定战略目标。 新近的交易案例包括阿里巴巴公司完成两笔对美国公司的收购以及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对一家美国CAD/CAM 软件公司的收购。 MORE

中国公司在美国进行的收购

May 19, 2010

由于中国的经济力量不断增长,中国公司对美国企业的收购量也不断上升。此类交易需要中国的监管批准,在有些情况下,美国出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和对就业机会方面的担心,可能会阻挠这类交易。由于文化差异较大以及在美国市场的经验不足,中国的买家需要在美国交易过程方面得到专家的建议,而美国的卖家可能寻求特殊的保护措施,以行使他们的权利并从中国的买家收取他们应得的结算后金额。 MORE

Related Content

  • China Practice

  • Sitemap
  • 普通話
  • Advanced Search
  • Disclaimer
  • Privacy Policy
  • Attorney Advertising
  • Subscribe To Publication Alerts
close X

Share this page:

Share